儿童用药如何分剂量?这些方法你知道吗?
纯干货,快收藏!
01
现状
我国儿科药品分剂量需求突出。
关玮伟等人[1]收集了30家医院医嘱信息,显示都存在药品分剂量使用的现象,然而分剂量在准确性和均匀性方面大多不理想,存在影响临床疗效,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儿童用药如何分剂量一直是大家困惑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是无奈之举!下面将分开阐述口服制剂和静脉用制剂的分剂量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02
口服制剂如何分?
先看处方,这个处方你如何分?
图1 处方截图
回答问题前先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剂量方法:
1、药片分剂量:常用的工具有徒手、剪刀、分割器等。其中分割器分割较手工、剪刀等分割法,药物质量偏差小,分剂量准确性高。由于大部分药片没有分剂量标识,特别是1/3、1/5、1/7等属不规则分剂量,剂量准确性更加难以保证[2]。手工分剂量更适合于带裂痕、且最好是分偶数份剂量(如1/2、1/4)的药片。分剂量时需注意清洁双手,工具需定时清洁。
图2 药片分割器
2、胶囊分剂量:胶囊剂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或定位释放药物的特点。分剂量时不建议丢弃胶囊外壳,可将内容物倒出分好剂量后再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可保留胶囊壳的原有作用。
3、磨粉分包:磨粉分包是最常见的分剂量方法。为保证剂量准确性,可设立常用剂量分装标准对照表,分包时参照对照表中粉末的性状、大小,可减少人工误差;另外,大数量磨粉分包时可额外添加适量药品剂量,以补充磨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此种方式的弊端在于磨粉会破坏药片原有剂型(特别是缓、控释制剂)的完整性,改变药物的体内释放和吸收过程,如氨茶碱片、消旋山莨菪碱片和盐酸异丙嗪片劈片和磨粉后,溶出度显著增加[3];另外分剂量后药粉末表面积增大,长时间接触空气可能会吸潮变色,也会影响药物质量。磨粉时注意避免接触甚至吸入粉末,从而造成职业暴露,特别是某些化疗药物。
图3 举例: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分剂量标准对照表(仅供参考)
4、片剂磨粉后临时调配成液体制剂:适合极小剂量药片分装。方法是将药片或药片磨粉后投入一定体积的液体中,完全溶解。根据所需剂量,借助吸管或量杯取转换后的相应体积数服用。此种方式的弊端是剩余药液不方便储存,易造成药物浪费。
5、自动化设备分剂量(粉末自动分包机或3D打印机):自动化设备不仅有利于分剂量工作的标准化与同质化,还可以提高药品分剂量的质量与效率。粉末自动分包机的包装袋自动塑封后密封性好,也避免了药品受潮等影响,增加了药品的稳定性。而3D打印技术可以灵活生产各种形状、规格和结构的固体药品,实现药品的个性化生产。如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华法林钠片的各项指标均合格,且溶出时间较传统片剂快,分剂量方式也更准确简便[4]。但碍于经济、技术及材料等条件的限制,自动化设备分剂量仍处于起步阶段。
至此,回到前面的问题,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潘立酮片溶解于水中,最后使用量器取所需药液给患儿服用。
03
静脉用制剂如何分?
除了口服制剂,静脉用制剂分剂量现象也很常见。静脉用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注射液(水针)和注射用(粉针)两种形式。
1、非整支水针
根据制剂[5]要求,注射液的灌封要求做到剂量准确。注入容器的量要比标识量稍多,以补偿在给药时由于瓶壁黏附和注射器及针头的吸留而造成的损失。其中,易流动液体可增加少些,黏稠性药液宜增加多些。《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注射液的增加装量见表。
表1 注射液的增加装量通例表
这也就意味着抽取水针剂量应以实际需要量来计算,而不是按标示量。如患者需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20mg时(每支规格为1ml:20mg,实际药液量可达1.1ml),需用注射器实际量取1ml药液,而不是将整支药液全部抽完用于患者,否则将造成剂量过大。
非整支水针药液抽取方法:
①原则上注射器的最小刻度如能满足用量精确要求,无需分步稀释。选择适宜注射器按医嘱抽吸所需剂量加入输注容器中。
②若注射器的最小刻度不能满足儿童使用剂量的精准要求或者是某些高警示药品,为满足剂量准确和用药安全,建议分步稀释。如患者需氨茶碱注射液0.01g(每支规格为2ml:0.5g)时,折算毫升数为0.04ml,1ml注射液的最小刻度为0.01ml,最小刻度虽能满足使用剂量的要求,但肉眼难以清楚判断刻度,误差大,加上氨茶碱的安全窗窄,极易引发用药安全隐患,此时建议采取分步稀释的方法:先将一整支氨茶碱注射液加适宜溶媒稀释至10ml后摇匀,使其规格转变为10ml:0.5g,此时所需剂量0.01g折算后的毫升数则变为0.2ml,0.2ml比0.04ml的注射器刻度线更容易被清晰判断,且用药剂量误差小,最后用适宜注射器抽取即可。
2、非整支粉针
非整支粉针剂需加一定量适宜溶媒溶解成溶液后方可分剂量。由于各种粉针药品稀释方法与特点不同,建议设立稀释标准表,以减少人工差异。稀释标准表的设立需兼顾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说明书稀释要求
部分药品说明书已明确标示稀释方法(溶媒种类及用量),稀释时需遵循说明书要求。如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规格50mg、70mg)每瓶含有人为过量灌装的药物,若稀释时不留意说明书要求,则可能会造成剂量过大。
图4 说明书截图
②在粉针剂的调配过程中,常出现溶解后的药液体积大于溶媒体积的情况,原因可能与药品溶胀现象、溶解后药物分子间作用力改变、装量差异等因素有关,如果以溶媒体积直接换算会影响患儿用药剂量的准确性[6]。为得出更合理的稀释溶媒量,需在工作中结合具体品种反复修正溶媒量,以得到精确浓度[7]。如向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0.5g)瓶中加入4.8ml注射用水后,药液最终体积会增加,使得最后每毫升溶液中含100mg阿奇霉素,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加入5ml注射用水。
图5 说明书截图
③方便剂量计算
在不影响药物溶解和药瓶体容积允许的前提下,确定稀释溶媒量应考虑方便剂量计算的原则。在实际调配过程中,应用倍数法对注射用无菌粉末进行溶解稀释,既能提高剂量准确性,又能提高调配速度,从而确保患儿用药安全[8]。所谓倍数法指的是利用列等式的方法,求注射用粉针剂的溶媒用量与药品规格或注射液的容量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医生开具的用药量乘以倍数,也就是所需抽取的量。一般按整十倍数溶解粉末,如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选择12ml溶液溶解(假设无药液体积增加前提下),此时倍数是10,药液含量为0.1g/ml,如患儿需0.6g的剂量,则抽取0.6×10=6ml药液即可。
表2 稀释标准表示例
04
小编有话说
最后欢迎各位老师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为儿童用药安全出谋划策。
责任编辑:Wen
推荐阅读